曾经人脸识别刚出来的时候,大家直呼真方便,手机面部解锁,人脸支付等等越来越方便我们的生活。可是现在的人脸识别,却让人越来越恐慌。
案例一:
前段时间,一段“男子戴头盔看房”的短视频出现在网络平台中。视频配文写道:“为保护个人信息,戴着头盔看房。 "
事实上,如果在网上以“买房”搭配“头盔”、“墨镜”等词汇进行搜索,类似的新闻画面并不在少数。
不少购房者在走进售楼大厅后并不知道,自己正在被人脸识别系统“无感抓拍”。而这样的抓拍除了安全隐患外,真正让购房者头痛的是与购房有着真金白银的关系,稍不注意就要多付30万。
举个例子:
如果购房者是看了房企的宣传,自行前来买房,这种被称为“自然到访客户”;如果是渠道中介带客户看房并成功签约购买,这类被称为“渠道客户”,房企需要给中介一定的佣金。
但这样的做法常常导致房企销售与渠道中介产生“混战”。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情况:
“客户A与客户B一同前往售楼处,销售A接待了两人,但只登记了客户A的信息。但当客户B再次上门时,是在中介B的带领下。最终,客户B和中介B完成购房交易。销售A发现他曾接待过客户B,因此销售和中介很容易就‘这到底是谁的客户’产生争执。”
这也就解释了上文中,为什么被中介承诺可以获得价格优惠的客服B,在被人脸识别后,突然失去了福利。而在这里,人脸识别的存在,其实就是为了帮助房企判断购房者的类型、属于谁的客户,以及佣金应该发放给谁。
但是这一切对于消费者来说,着实觉得委屈。购房者认为,我在买房之前,有权力去选择最优惠的购房方案。正如买水果货比三家一样,只要付钱之前我都是有选择的权力,人脸识别就切断了购房者自主选择购房渠道的途径,通过第一次上门就决定了自己要用什么价格买,这实在不合理,也无法接受。
案例二:
东莞公厕取纸需人脸识别,官方:防止浪费
最近,广东东莞一些地方的公共厕所安装了一种 “ 人脸识别供纸机 ”,必须刷脸才能取纸,而且限时限量,引发了不小的争议,难免让人担心会导致隐私泄露。昨日,@ 东莞城管 官方微博发布通报,对此事做出回应称,使用类似人脸识别的照相免费取纸设备,是为了防止纸巾被浪费的情况,会在规定时间内限制同一人取纸的次数。目前,东莞城管已经协调终止使用前述设备,改用常规的方式,向市民免费提供纸巾,同时呼吁市民爱惜公共资源。
案例三:
另外,针对部分App超范围收集、强制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,特别是强制人脸识别功能等等。
现在是必须政府出台政策去管理人脸识别的使用范围和途径。
- 针对“售楼处安装人脸识别无感抓拍看房者”现象,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重视此事。短短几天时间,多地出手:天津、南京、杭州纷纷出台政策,禁止非法采集人脸信息、禁止强制进行人脸识别。
- 针对东莞公厕取纸需人脸识别,目前,东莞城管已经协调终止使用前述设备,改用常规的方式,向市民免费提供纸巾,同时呼吁市民爱惜公共资源。
- 针对部分App强制采集人脸信息,网信办也有动作,保护个人信息,保护好我们的脸,国家在行动。
-
看到这些,我们不由得在想,人脸识别到底是福还是祸。
时代科技的发展,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,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、出行、消费等等。凡事过犹不及,辩证的思维的谁都知道,但是是什么趋势这种情况的出现,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。
就拿售楼处的人脸抓取来说,人脸识别早就应到很多的生活、商用场景了,为什么售楼处的人脸抓取让网友、让消费者反应这么大?因为它期间涉及的利益相关人太多,并且都不在小数,而这一利益相关链条这么长,涉及人员这么多,到最后而要为此买单的却只有消费者!
现在能够轻松买房的购房者有多少?大部人的人都是举全家、甚至全亲朋好友之力勉强凑个首付,到最后白白要多出几十万,谁能接受?这是不是从一开始的体制和规则就出了问题呢?
这就要问了:涉及到置业顾问、销售人员、渠道人员的工资也好、提成也罢,这部分资金不应该是开发商(商家)来支付吗?难道不是谁的员工谁买单?
话就说到这,终究还是消费者的利益如何得到更好的更合理的保护的问题。